星期一 22 伊历六月 1446 - 23 December 2024
中文

她认为归还借用的书籍需要可信的理由,哪怕经过十多年也罢

191563

Publication : 09-08-2015

Views : 2264

問題

在我10岁或者11岁的时候,(我不记得具体的时间了),我从学校里借了一本书,至今没有归还,我现在已经十七岁了,这本书仍然在我的手中,只是有一点破损。 我应该怎么办?是否必须要把这本书归还给学校?

答案

一切赞颂,全归真主。

教法规定凡是借来的东西,不管是一本书,正如在你的问题中所说的那样,或者是其它的东西,哪怕过了一年或者七十年,必须要讲信用,物归原主,并且为迟迟没有归还东西而忏悔。我们认为这些事情的教法律例是非常明显的,而且是所有的人都接受的,理由很多,每一个理由都可以让你心服口服,如果你想看一看,我们略述如下:

第一:

伊斯兰的教法命令你这样做,我们在本网站的(83599)号法特瓦中已经叙述了很多证据,我们在这里补充另一个明确的证据,哈桑传述,通过塞穆尔·本·君戴布(愿主喜悦之)传述:先知(愿主福安之)说:“手要负责所拿的东西,除非物归原主。”伊玛目艾哈迈德在《艾哈迈德木斯奈德圣训集》(33 / 277)中辑录,考证本书使命出版社版本的学者们认为这段圣训是优美的,伊玛目宰海比在《精华》(7 / 3415)中说:“它的传述系统是优良的”。伊本·木兰格尼在《明亮的圆月》(6 / 753)中说:“这段圣训符合伊玛目布哈里辑录圣训的条件”。

在《真主的援助》(9 / 344)中说:“这一段圣训说明:每个人必须要把别人允许他使用的或者借用的东西物归原主。”

第二:

信士和异教徒,年轻人和老年人,富人和穷人,学者和无知者,所有的人一致认同的道德价值观就是,必须要讲信用,物归原主,无论东西少或者多;谁如果疏忽大意,无理的侵吞别人少量的东西,肯定会侵犯大量的东西,超越教法的限度,对道德和价值观念视而不见。

第三:

你和我们设想一下,如果每一个借东西的人不归还借用的东西,这个世界的面貌会成为怎样的呢!如果一个人不信任另一个人,人们如何交往和打交道呢!毫无疑问,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,则是让人非常可怕的。

与此相反:

你也可以和我们一起设想一下人人讲信用的社会,无论借用的东西或多或少,都会物归原主,无一例外,此时此刻,人们经历的是何等安全和幸福的生活,那么,这个美德将会衍生多少美德呢!毫无疑问,这将会是一个人人向往的、精彩完美的世界,我们的先知(愿主福安之)给我们告诉了一部分先民的高风亮节,他说:“第三个人道:‘真主啊!你知道我曾雇用了一个短工,议定报酬为一“法来克”玉米。我付酬金给他,他未领酬金便走了。我就把那些玉米播种下了,直到收获了新的玉米。而后我又用这些粮食买来了牲畜和牧放牲畜的人。过了些时候,他来了,并说:‘真主的仆人啊!请把我曾给你劳动的报酬交给我吧!’我说:‘这些牲畜和牧人都是你的。’他说:‘你在开玩笑吧?!’我说:‘不是开玩笑,它们全是你的报酬。’安真主啊!倘若你接受以上我所作之事全是为取得你的喜悦,就请把巨石搬开吧!’于是,洞口巨石完全移开了。”《布哈里圣训实录》(2215段)辑录。

第四:

有助于你完全相信上述回答的一件事情就是:你设想一下,如果你所有的朋友,每个人向你借用你个人私有的东西,比如服装、工具或书籍,没有一个人归还她向你借用的东西,理由就是时间长了,借用的东西受到了损坏或者破损等不一而足,此时此刻,你会得心甘情愿吗?!你认为这种人际交往适合大家吗?!尤其是别人借用的东西是你珍爱的,价值昂贵的,难道你不会感到痛苦和烦躁吗?!此时此刻,你可能会意识到,只有人人遵守制度,讲信用,物归原主,这个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。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和平共处的一个重要的原则,真主说:“真主的确命令你们把一切受信托的事物交给应受的人,真主又命令你们替众人判决的时候要秉公判决。真主用来劝戒你们的事物真优美!真主确是全聪的,确是全明的。”(4:58),我们的眼前会展现出一幅完美的画面,没有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,人人诚信,坦诚相处。真主的使者(愿主福安之)说:“你要把信托物交给原主,对于背叛你的人,你不要背叛他。”(受信托要忠,背信者不可报复)《艾布·达伍德圣训实录》(3534段)辑录,谢赫艾利巴尼在《艾布·达伍德圣训实录》中认为这是正确的圣训。

真主至知!

Source: 伊斯兰问答网站